1997年,纽约佳士得上拍香港素有“古董大亨”美誉的徐展堂先生之艺术品珍藏(T. T. Tsui Collection),其中硬木家具旧藏规模蔚为可观。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家、研究者柯惕思(Curtis Evarts)为徐氏此次上拍家具系列撰文时,对徐氏背后的“收藏顾问”——黎氏伉俪的鉴藏修养,丝毫不吝赞美之辞:
“此家具珍藏有此规模,全赖黎氏伉俪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家具市场求过于供之时的悉心指导。虽然黎氏后来淡出古董界,但亦无损其作为香港顶尖家具商的地位。”
◎黎氏雅致的店铺装潢
黎氏家族经营木器甚早,“可谓当年香港古董界的先驱,无论是雅致店铺装潢或是印刷精美的图录,皆傲视同侪,无出其右”。
历经两代的家族古玩生意,自一开始就以良好口碑打开知名度,尤于家具赏鉴之眼光独到、过手精品之多而远近闻名。
「
荷里活道的“寻宝胜地”
Art of Li
」
黎氏古玩由香港著名文物古董商黎来(1926-2012)首先创立。
他出生于古玩世家,其父祖辈两代皆曾在广州经营着多年的古玩生意。后因二战影响,才举家迁往香港避乱。自此,开创了如今为人熟知的“黎氏古玩”的名号。
◎黎来于其画廊留影,1989年前后。
父祖辈的古玩经营传统,自当为黎来的经营提供一定的先天优势。但其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国艺术品深刻的认知与由衷的喜爱,则是他在古董界名声渐长的更深层次原因所在。
黎来“以熟谙中国瓷器见著,惟其博学多闻,所好不一而足,高古陶瓷、玉器、早期硬木家具、文房珍玩等各式工艺皆视为珍宝”,且“对种种珍品之制作工艺、维护技巧知之甚详”。
以此深厚学养,黎来助力成就了诸多香港收藏巨擘的非凡珍藏,如有“香港船王”之称的赵从衍先生及其夫人倪亚震女士;以及前文已述及的徐展堂先生,这位伟大的艺术文物收藏家,多年来收藏的陶瓷、家具、玉器等文玩藏量,足可媲美国家级博物馆。
◎黎氏与众多知名藏家建立着良好的合作与友谊。从左至右:黎志江、霍宗杰、黎来、徐展堂、李文成,2000年。
很快,黎来在香港荷里活道文武庙附近设立的古玩店,就成了居港雅好收藏的海内外人士之寻宝胜地,名闻遐迩。
「
太子大厦中的黎氏伉俪
黎来经营古玩累积的口碑,无疑为下一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子黎志江(Peter)曾留学海外,回港后与美籍妻子黎仙蒂(Sandee)继承家族传统,继续古玩经营,进一步打响“黎氏”盛名。
◎黎志江与黎仙蒂,1989年前后。
◎王世襄与黎仙蒂,1992年。
1988年,“黎氏古玩”(Peter Lai Antiques Ltd.)在香港太子大厦开业,以硬木家具、瓷器及高古艺术品经营为众所知。
1986年开始生活于香港,对东方艺术收藏非常热衷的罗伯特及艾丽斯·毕格史夫妇(Bob and Alice Piccus)就曾于黎氏古玩店购藏珍品,在他们看来,黎氏古玩“足堪媲美伦敦、纽约或巴黎的顶尖艺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黎志江之妻黎仙蒂虽非中国人,却酷爱中国古典家具,尤其青睐三弯腿的造型。
◎明末清初 铁梨木长方凳
◎清18世纪 黄花梨圈椅 (一对)
◎清18世纪 黄花梨六瓣式笔筒
◎明末清初 黄花梨六角形脚桌
◎明末清初 黄花梨方凳
◎明末清初 铁梨木交杌
黎仙蒂初始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学习,多得益于黎来。知晓这位“洋儿媳妇”对中国家具的喜爱,黎来便常带着她四处游历,将中国艺术之文化与精华慷慨相授。加上黎仙蒂勤勉的钻研与独具的慧眼,她于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中颇有建树。
在硬木家具的经营方面,她更以“擅长鉴别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追求上佳品相为原则”,而为人称道。
「
与加州的缘分
黎氏家族,自黎来始,其过手瓷器、家具等中国艺术品,都打上了可信度的保障,向他们洽购珍藏的客户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收藏家及知名博物馆。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黎氏伉俪与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缘分。
作为世界上第一所以明式家具为主的专题博物馆,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地位是极为独特与重要的。
◎前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而正如它的问世一样,它的“离开”也显得格外不同——1996年,其馆藏的107件明清家具全部送拍纽约佳士得,开创了一个标志性的拍卖会,至今还屡被提及。
在这些创下记录的家具珍藏中,我们同样能发现黎氏古玩的“身影”。
事实上,早在黎氏古玩店开业的第二年,即1989年,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就曾在黎氏古玩中购进珍藏——一件黄花梨束腰三弯腿条桌以及一件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世无与匹”。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 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1989年购自黎氏。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 黄花梨高火盆架,1991年购自黎氏。
其后,陆续有购进经典藏品,如1991年入藏的黄花梨高火盆架以及1992年的黄花梨翘头条几。
曾任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的柯惕思回忆称:
“火盆架至今仍为稀世珍品,类似的早期黄花梨家具几乎不传于世。条几面板制作巧妙,独板及边框不着攒接痕迹,实为上乘佳作。”
◎柯惕思先生
柯惕思还说服黎仙蒂,将其珍藏的涵盖有不同器形与风格的两百多件明代陶制家具转让给了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黎氏夫妇亦曾多次获邀出席该博物馆的活动,更对其编印的、当时唯一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刊物《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季刊》鼎力支持,也不吝提供藏品照片供其编撰文献之用,为博物馆之艺术研究,助益良多。
「
两本图录,无数经典
黎氏过手的家具珍藏,极少留下图录资料,除于拍场中亮相的“黎氏旧藏”以及熟知他们的友人回忆述及之外,只得1988年以及1992年(《中国古典家具:优雅之文化遗产》,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a Legacy of Refinement)刊印过的两本很薄的图录上,载有部分明清家具实例。
◎黎氏旧藏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桦木大圆角柜
◎黎氏旧藏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桦木四出头官帽椅
上世纪九十年代,黎氏淡出香港古玩行,往赴遥远的美国西部生活,关于其收藏或经营都愈发神秘。
再次亮相,还在拍场,只是不再是拍卖会上的一两件精品掀起波澜,而是一整场专拍。
2015年9月17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68件来自黎氏家族珍藏的中国家具及工艺精品登上佳士得。
◎纽约佳士得2015秋拍黎氏珍藏专场图录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楠木大画案,在佳士得专拍中以226.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0.9万)的价格位居成交价第一。
黎氏家族穷三十多载心血收藏且于退休后一直保存的私人珍藏,惊艳亮相,让人们得以一窥这个古玩经营及收藏世家的眼光。
百分之百的成交率,或是对这一曾在香港古玩界取得丰硕成果,且其鉴藏眼界仍为当代人所信赖的黎氏家族,能够献上的一份轻薄回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