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 胸怀大志

今天(2019年9月18日)是恩师江静波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此刻,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纪念他为人类"防疟"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

1960年豫东地区夏邑县疟疾暴发流行,全县百分之九十人患疟疾。河南省卫生厅派大批医务工作者前去防治和扑灭疟疾。作为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科全体同志,除每天送医送药上门,还要逐人逐户釆血调查。每天大量的血检工作压在头上,晚上加班直到十二点观察血片,发现不少特异形态间日疟原虫,后在商丘、开封等地,特别是开封县,我将这些标本送给河南医学院专家看了,都说是典型间日疟原虫,没有什么特异。但我仍认为是特异形态间日疟原虫!最后在资料室发现了江静波教授报道的一例特异形态间日疟原虫(1961中山大学学报)。我如获至宝,与江静波教授联系,江静波教授那种对研究的热情与珍重感动着我,我真正找到了知音,我高兴万分。1964年6月份,江静波教授派余锡尧同志前来开封县兴隆公社卫生院与我共同研究,在观察了大量现症疟疾病人血片及原来保存的标本之后,研究上更加认真慎重。1965年江静波等报告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1965年我发表了河南省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同年,江静波教授同意我为他的特殊学生,我带上组织关系和大量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标本及临床研究资料,在中山大学教务处办了正式入学手续,第一次见到那可敬可亲的导师江静教授。

江静波教授除了基本课程,主要研究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他要求我每天到中山医学院查阅有关疟疾的文献,不管是恶性疟、三日疟、间日疟和卵形疟,我都一一查找并详细地记录。每天我坐船去中山医科大学,再坐船回中山大学,晚上去向江静波教授汇报。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不到十二点他是不会让我走。有时候师母真忍不住了说,你明天还要去中山医科大学,就早点休息吧,我才离开。江教授把他所熟悉的名家都介绍给我认识,陈心陶教授、徐秉锟教授、蔡尚达教授和朱师晦教授等,我向他们一一请教。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和人脉,有时候有更重要的学术会,他也让我跟他一起参加。在会上,他滔滔不绝地演讲和争论,引起更多专家的重视,更见识了他知识的渊博。他还多次向我说起他曾从事过新闻记者工作,新中国成立前的事。他也了解我五十年代曾发表了小说《母与子》,豫剧《两个饲养员》(后改成《人欢马叫》)。1956年,我被评为河南省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我是这次先进工作者中最小的一个)。

我从事医学多年,更结识了不少"大家",我常讲,"科学里面有艺术,艺术里面有科学"。这可能是被江静波教授喜欢的原因吧。

在中山大学江静波教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临床症状及发作周期的研究,正向更纵深的研究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离开了我敬爱的导师,这项研究被中断了。

文化大革命中我成了大作家李準的“大爪牙”“保皇派”“大毒草的炮制者”,被下放到农村卫生院工作。江静波教授时时都在关心我这个学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江静波教授让我报考他的研究生;1978年我调到省防疫站;1979年2月站党委通知我到中山大学开始研究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师生重逢抱头大哭,江教授激动地说:十五年过去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这个课题还留给我们!我们加紧时间研究呀!2月,梁东昇老师带我去广西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开始了猴疟模转种传代及蚊体转种传代的研究;4月,风尘仆仆回中山大学(购买20只猴子)和江静波教授进行了周密严格的设计方案,由我和梁东昇老师、黄建成、伦照荣、小刘先养着猴子。我到开封地区防疫站后,在刘丙银站长和陈君实科长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建立养蚊室、培养室、实验室、动物室,现场门诊,江静波教授亲自坐阵,全面指挥。从这里完全看到这位教授、科学家的深思熟虑、多谋善断。

我到开封县人民医院现场找到了典型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病人朱某,按照既定方案认真有序地开展工作。用病人血输入切脾的婴猴体内进行了转种传代及在两种按蚊感染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其结果证明了该虫形态是稳定的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时引起学界的轰动!特别是上海和河南的权威提出在猴体在蚊体的实验是这样,而在人体内实验是怎样?这在当时是一个禁区!谁敢拿人做实验!谁敢有这种想法?

多年来我深入农村了解到,人民受到严重的危害和灾难!一个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应该做什么?我告诉我的导师江静波教授用自己做实验。开始江静波教授是反对的,他了解我的家史。我出生六个月时,我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在党和家人的培养下成人。我了解江静波教授反对我是对我的爱,慈父般的爱!在我反复说服了江静波教授,决定我自己感染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子孢子,这一举动又引起反响!程富川同志要参与这项实验,当时我和江静波教授约定只有我感染不对外,万一出了问题就说不清了!江静波教授完全了解学生的心思和意图,默许程富川同志加入,在感染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后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和手段。直到1980年6月我们两先后发病,潜伏期为323天及312天。证明了中国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长潜伏期的存在,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久悬未决地防治决策重大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及部领导高度赞扬!我发病在广西医学院,克服许多困难和忍受极大痛苦继续感染蚊子。在这里我感谢龙祖培教授、许政拱教授、叶奕英教授院长、芦长山教授及所有同志大力支持和关怀!当时江静波教授还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直到我待郑州蚊子出现子孢子才告诉他,他立即调整实验进展。之后,我征求黄建成同志意见后感染了黄建成同志。

在我复发感染大量中华按蚊昏迷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抢救的时候,我站领导知道了严重后果(并不知道我在广西昏迷的情况),决定停止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研究工作,我连夜去找老红军卫生厅苏挺厅长,详细汇报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人体实验工作,苏厅长大大赞扬说,这种精神很好,我全力支持。出了问题我负责,需要解决问题卫生厅解决,放心大胆的干吧!老厅长的话,更使我永往直前!一时冷冰冰的局面又沸腾了。

首先,由卫生厅开始,张茂才处长、麻增银处长、袁振有同志及其家属勇跃参加,而后省防疫站尚乐园同志、孙文志、王文学、苏云普、陈玉荣、房国印等同志及各地市县的同志参加这场人体疟疾实验,影响了全国各地疟防工作人员,纷纷来信来人参观学习。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广西,上海等地疟防及科研人都极积地进行了这项人体疟疾实验,开展全面地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就连杨柏林教授也参加了人体疟疾实验。这就是江静波教授远见卓识的丰功伟绩!带动了全国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些年,我按照导师江静波教授的远大宏图,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各项研究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的工作,取得了丰富、详尽的研究资料及意想不到科研成果。当我向导师江静波教授详细地汇报情况时,他非常满意地说,我完全相信你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的,进行得非常好!我们要好好的总结。在他亲自操作下,我们完成了中国大陆间日疟原虫长潜期实验研究,于1984年在加拿大卡尔甲里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中国大陆间日疟原虫长潜伏期实验研究,引起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和赞扬!这就是江静波教授的治学精神,崇尚的人格!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奉献!他是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生物学家、寄生虫学家、疟疾学家、疟原虫学家,对人类防治和消灭疟疾做出了卓著贡献!

1985年,我在崔月犁部长直接领导下做卫生部防疫司工作,江静波教授一直都在关心我的成长。向卫生部推荐我,为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尽心尽力,我没有幸辜负我恩师的教导。1986年,我和王健司长筹备中华预防医学会,我住在卫生部地下招待所(实际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的出生圣地)在王健司长的领导下,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筹备工作,于1987年正式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这就是中国预防医学事业,党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坚强的维护者、捍卫者、执行者。1988年,我自掏腰包创办国家级刊物《家庭医学》,1991年,创办了《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4年,与黄永昌副会长兼秘书长创办保健时报等多个刊物。

三十多年来,江静波教授一直都在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让我们的医学事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师母委托我出版江静波全集(六卷),我一定完成!还要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将邀请科学界、医学界、文学界等领导专家学者,还包括我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参加!追思江静波教授伟大的一生、光辉灿烂的一生、为人类健康事作出最大贡献的一生!您众多的学生,一定会遵循你的教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往直前!为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奋勇前进!
恩师,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