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奥运特殊地位 奠定世界体育中心

法国,“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祖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著名演讲《奥林匹克宣言》,这是现代奥林匹克的起点和坐标中心。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百余年历史中,法国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是法国人,是他把奥林匹克运动会扩展到全世界;顾拜旦还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

基于这样的历史原因,法语成为国际奥委会的第一官方语言。根据《奥林匹克宪章》,所有标志、文件和公告都必须使用双语:英语和法语;又补充规定“如出现歧义,以法语为主”。法国除了举办过夏奥会,也曾举办过第1届、第10届和第16届冬季奥运会。

 

  冷 淡 之 后 的 热 忱  


希腊人曾认为奥运会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雅典理应作为奥运会的固定举办地。但接替维凯拉斯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的顾拜旦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奥运会是世界文化遗产,应由各国轮流举办,最终,第2届奥运会举办地选在了顾拜旦的故乡巴黎,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举行。

当时巴黎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也就是说,巴黎奥运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大会组织者“别出心裁”,将比赛项目按博览会工业类别分在16个区域进行。例如,击剑被安排在刀剑制造工业区,划船安排在救生系统展览区等。实际上,奥运会成了博览会的一部分,成了博览会上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1900年巴黎奥运会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那届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是女性运动员历史上首次亮相奥运赛场。另外,竞赛项目上也很有特色,包括热气球、潜泳以及板球等等。

 

图片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到了1924年奥运会申办的时候,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体育赛事,最终,为了纪念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成立,也为了表彰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不久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在这方面所作的贡献,选择国际奥委会诞生地巴黎举行第8届奥运会,已是众望所归,也是符合顾拜旦的心愿的。

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各种各样的设想、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从法国各地纷纷寄到了巴黎奥运会筹委会。筹委会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经费不足等问题,筹集了全国各界捐款400万法郎。其中法国前橄榄球队队长、上届奥运会银牌获得者伏久查里克提出的兴建一座能容10万观众的体育建筑群,和一个能安排两千人住宿的奥运会村的设想得到赞同。这就是后来奥运村的雏形。事实上,1924年奥运会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奥林匹克时代的真正开端。


 

  冬奥魅力 冰雪运动盛行 


法国还是第1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到目前为止共举办过三届冬奥会。顾拜旦很早就设想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也曾就此进行讨论。但顾拜旦的建议遭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强烈反对(因为1901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就举行了北欧运动会,后来这项比赛形成了传统,直至1926年才停办)。瑞典、挪威等国的代表认为,既然已经有了一个传统的北欧运动会,再搞一个平行的冬季奥运会是没有必要的;古代奥运会也没有冬季项目。

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提议搁浅以后,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列入了花样滑冰比赛,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有了这样的气氛作铺垫,1921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布拉格会议期间,挪威、瑞典、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代表重新讨论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方案。在1922年国际奥委会巴黎会议上,顾拜旦竭尽全力劝说反对者,终于取得了成功,并决定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前举行这类比赛。


 

  百年再会 为法国留遗产  


2017年,巴黎获得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巴黎也成为继伦敦之后第二个举办过三届夏季奥运会的城市。2024年7月26日,时隔一百年,巴黎将第三次正式迎接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前来参加夏季奥运会。

在东京2020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呈现的“巴黎8分钟”短片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许多年轻人站在塔顶观景台上,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来欢迎全世界。不过,在吸取了前几届奥运会“花费高昂、场馆利用率低”的经验教训后,巴黎市政府此次在国际奥委会的认可下,采取“更经济实惠”的办会方针,没有新建太多场馆,而是充分利用旧有设施。

 


巴黎市政府还将对主要场馆和奥运村周边的基础设施、交通线路进行改造升级,这对场馆最集中的塞纳-圣丹尼斯市来说,的确是刺激经济发展的良机。圣丹尼斯是法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除了毗邻的法兰西体育场可用,此次还将新建奥运村和游泳池等,从“奥运红利”基础设施投资中享受78%的份额。而在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的3000余套房间也可作为住宅和办公楼保留,为当地提供更多的住宿和就业机会,这个全新的地区将迎来6000名居民。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突破体育场的限制,转为在塞纳河上进行。开幕式创意方案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巴黎奥运会口号的内涵。届时,在体育场外、在举办城市的心脏地带、在塞纳河上、在巴黎的那些纪念碑等附近的场所,都将成为一场体育艺术演出的背景。

 

巴黎奥运会“影响与遗产”部门负责人Marie Barsacq表示,奥运会所搭建的基础建设在奥运会结束后将会被继续使用,“我们的目标是将奥运会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化,我们努力使奥运会在历史上留下体育以外的印记。”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举办将为法国“留下一份遗产”。

也许这份“遗产”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感受到。但玛丽安娜女神作为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也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元素之一,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玛丽安娜女神代表着宽容、勇敢和充满创意,同时她女性的形象代表着巴黎奥运对女性参与运动的重视——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首次允许女性运动员参加。玛丽安娜的形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等显著位置,巴黎的民族广场上还矗立着她的铜像。她的形象进入会徽,无疑是法国形象和法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宣传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