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与文化界几位巨人通过信,向他们请教人生的问题,他们帮我答疑解惑,使我受益匪浅。20 世纪 80 年代我集邮,集邮有种搜集名人题签的形式,是将自己的明信片寄给你敬仰的名人,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题写一句话,如没有时间,签名即可。正是他们伸出了友谊之手,满足了我小小的收藏愿望。
我从事圆明园研究是从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此之前以搜集资料为主),我将研究的情况写信向冰心老人做了汇报,并表示要撰写一部介绍这座享誉世界——“万园之园”专辑,冰心老人欣然命笔,为我题写了“记着圆明园的耻辱”几个字。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繁荣富强的大道上怎能忘记饱受帝国主义蹂躏、屈辱的历史?怎能忘记英法联军劫焚我皇家园林的屈辱历史。
为了不辜负冰心老人的期望,我将十数年来收集的圆明园资料以及数年来在圆明园拍摄的照片,做了分类与归纳,阐述了自己对圆明园景观的见解,融汇到《圆明园景观志略》(圆明园四十景初探)一书的写作之中。圆明园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宫苑式皇家园林,它荟萃了东方数千年建筑、园林艺术之精华,同时也囊括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园林艺术,历经康、雍、乾、嘉、道、咸六朝,一百余年形成圆明、长春、绮春三园格局,共计一百余处建筑群,以集景园的形式分布于园内。然而这座中西合璧的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列强付之一炬,如今只留下断壁残垣,它好似告诫华夏子孙:闭关自守,腐朽没落,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要使中华巨龙腾飞,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从 1998 年开始《圆明园景观志略》写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脱稿,经过何重义、王道成教授以及张恩荫(圆明园史研究首席专家)先生的认真审定,笔者又 6 次删改,请孔祥泽先生题写了书名。在圆明园罹难 150年,我将冰心老人的题词“记着圆明园的耻辱”放在全书的最前面,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世纪老人的谆谆教诲。2011 年 7月我的第一本处女作《圆明园景观志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可以告慰冰心老人在天之灵。
1992 年 2 月得知我国著名剧作大师曹禺先生住在北京医院,他曾经出任中央戏曲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他所创作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写信给曹先生,询问先生病情如何?并告诉他,文艺界、戏剧界的朋友都期待着先生早日康复,祝福他愉快!我在信的后面写道:在先生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请先生为我题签。先生欣然命笔,在我寄去的空白名片上用毛笔写下了“迎春、曹禺、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四日”字样。
这是最小型的墨宝,正直春日,曹先生题写的“迎春”是对春天的向往,是的:当人们摆脱了长达数月的严寒束缚,特别是久病后的曹先生是多么期盼着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早到来?更为重要的是,先生期盼着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小小墨宝寄托了曹先生的一片真情!
曹禺先生最后的日子,前后在北京医院住了 8 年,在此期间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没有离开文学创作,主要是戏剧创作。曹禺先生去世后,赵朴初先生对曹禺先生评价:“艺海诲人曾见雷鸣四海,文章华长如日出东方。”于是之先生评价他:“是剧作家,更是一位诗人,一位现实主义的戏剧史人。他的作品情理交融,诗意浓郁,鲜明地表现出在追求戏剧诗的境界。”
我非常喜欢华老的漫画,非常想得到先生的签名,于是给先生修书一封,敬请先生在不忙的时候签名留念。我给先生寄去的是一张空白纸,一面光滑,一面有如宣纸,先生在我寄去的空白宣纸上画了张“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漫画,太出乎我的意外,为此我深深地感谢他老人家在百忙之中为我作画。
这幅漫画的标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画的是张春桥受审像:华老手中犀利的大笔,将张春桥受审过程中表现的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落款的时间是一九九二年五月,有华君武签名,在签名的下边有一小方印章“华”。这是华老以猪为题材的漫画精品。整幅画作洗练而老辣,张春桥受审“大耍赖皮,死不开口”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死猪不怕开水烫”来概括太贴切了,不愧为华老的经典之作,让我爱不释手。
华老给我寄的漫画是用挂号信寄来的,信封也是华老用毛笔,用那极其熟练的“华体”字书写,从某种意义上说,华老用毛笔写的信封,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一年以后我在荣宝斋二层见到华老一幅同样题材的漫画(是我见到的唯一一次),只是在画面的周围写了些字,我顺便抄下与我收藏的华老那幅真迹放在一起,以便进一步理解华老画这幅漫画的真实含义:“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公审四人帮,人民从电视中目睹张春桥在法庭负隅顽抗,大耍死狗,群情激愤,又莫可奈何,我作此像借用‘死猪不怕开水烫’为题,刊于报端,读者大乐。丁丑君武。”并有“君武”方章一枚。
中国美术馆馆长在华君武漫画展的前言中说:“年届 90 高龄的华君武将其历年创作 2000余件作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性收藏,并郑重嘱托,不办画展、不用宣传、不出作品集,四年后华老去世……”华君武说:“我的许多漫画构思的萌发是从群众中得到的,我的漫画的成长也是和群众的关心分不开的。”
他强调“漫画离不开生活。
华君武投身于漫画创作长达70 年,对社会现象和世态变化拥有良好的洞察力,艺术表现方式灵活多样,其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构思幽默机智,笔法简练而富有民族特色。他创作有大量针砭时弊的漫画作品,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欣赏华老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构思巧妙的幽默。网上评论华老:75 年创作历程,创作了无数漫画,欣赏他的漫画,就像是阅读一部中国社会变迁史,在不同时期华君武都有能够代表或者是解读时代的作品。
程十发先生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领导,是一代中国人物画大师,是公认的国宝级巨匠。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筹建,被聘为画院画师。1984 年起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在山水、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创立了具有个人艺术风格的“程家样”。其代表作品有:《胆剑篇》《阿Q 正传》《画皮》《丽人行》《小河淌水》等。国画《歌唱祖国的春天》,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儒林外史》插图获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展览银质奖。程十发先生是幽默大师,杰出的睿智学者,他著书立说,字里行间充满着真知、豁达、超脱的精神境界,在大千世界中弘扬人类大智慧。
程十发先生又是平民艺术家,在芸芸众生世俗生活中极具个性,常常在不经意间,妙语连珠,使人捧腹大笑,出类拔萃地展现一代艺术大家的独特魅力。程十发先生把 122 件毕生收藏的历代珍贵书画全部捐献给国家,其高风亮节,至今传为美谈。作为出身贫寒的他,靠稿费为生,收集古字画是为了借鉴前人的技法,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沙里淘金,这批书画凝聚着他的心血,是他艺术创作的灵魂和生命。程十发先生的画作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我很欣赏,当时给先生寄去的是一张比名片稍大一点的空白纸片,程先生在纸片上题写了“真诚是宝”四字,在左边签了名,并且写了“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二日”。
回信一封:
金鉴同志:题签已写好,现寄还你,真诚是宝,大家一起共勉:祝好!签名,日期。“真诚是宝”,虽然是简单的四个字,确极有分量,程先生一生从事绘画事业,一生以“真诚”为处世准则,时时处处以真诚为先,成就了一代书画大家非凡的事业,先生能以自己做人的原则与我共勉,也是本着“真诚”二字,我认为“真诚”是世间一切交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