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是一部中国历史上可与《史记》齐名的史书。
自古以来,《资治通鉴》不仅被历史学家所重视,历代伟人对之也是评价很高。
曾国藩曾这么评价《资治通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曾国藩
大人物器重《资治通鉴》是有道理的,毕竟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而《资治通鉴》恰是一本提供智慧的著作。拥有这样一本书,自然是很多人的愿望,可是网上搜一下《资治通鉴》,可以搜出几百个版本,面对这么多的版本,我们该怎么选呢?
这时,就得提一下《资治通鉴》的另一个名号——“皇帝教科书”。
有学者认为,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其实就是为皇帝去编的,皇帝日理万机,根本无暇自己去总结统治经验,《资治通鉴》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果从这点出发来选择《资治通鉴》的版本,那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套《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修订本)显然是最佳选择。
为啥呢?
因为该版本是明代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主持由翰林院讲官给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当时只有十岁)日讲的《通鉴节要》讲章。可见,“帝王教科书”的“帝王课程讲义版”显然是最“正宗”的了。
该版本原文选取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一段文字,然后用明代通俗的白话文予以分析和讲解,内容浓缩了从上古到宋元数千年间的历史事迹,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处世经验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本名《通鉴直解》,标明张居正撰。但事实上,张居正在某种意义上,比皇帝还忙,并无暇一人撰写本书。
张居正:我真的挺忙的
事实上,该书是由翰林院的讲官分头撰写并进讲的。每次讲完后,将讲章誊写清楚,进呈皇帝,让他在宫内阅读温习,每到年底将本年讲章集中起来,由张居正审阅删定,装潢成册,送皇上阅读,最后由内府刊刻成书,分送各讲官并有关大臣。
当时的日讲是每旬三、六、九日常规性的学习,先经后史,先讲解经书,后讲解史书,经书是先《尚书》,次《四书》,《四书》是依朱熹《四书集注》,先《大学》、《中庸》,后《论语》、《孟子》。史书是先讲《通鉴节要》,后讲《贞观政要》。据《万历起居注》记载,万历元年(1573)十二月,讲章编成《大学》一本、《虞书》(即《尚书》中的《虞夏书》)一本、《通鉴》四本,装潢进呈。至万历六年(1578)十二月,《论语》由《先进》讲至《颜渊》,《尚书》由《旅獒》讲至《无逸》,《通鉴》由唐中宗讲至代宗。万历九年(1581)十二月,《论语》已经讲完,次年春即讲《孟子》。《通鉴》已讲至宋徽宗。
如此看来,当时的万历皇帝绝对是整个明王国学业负担最重的一个人。
万历皇帝:我想减负
至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政局变化,朱翊钧已经长大成人,日肆淫乐,对于日讲学习,已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到万历十五年(1587)除了例行的经筵(每月二、十二、二十二日,选择经书重要章节会讲)而外,日讲学习正式停止。由此可见,《通鉴直解》是由当时进行日讲的诸讲官进讲的讲章,最后由内府刊刻成书的。
当时的讲官常设是六人,如万历二年的日讲官陶大临、马自强、申时行、丁士美、陈经邦、沈鲤。三年为马自强、申时行、陈经邦、何洛文、许国、沈一贯。马自强于万历六年病故。万历十年的讲官为陈思育、陈经邦、沈鲤、朱赓、王家屏、沈一贯。所以无论是《尚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或《通鉴直解》都是由这些讲官分别撰写,由于张居正是首辅,他负责日讲,最后由他审定,所以这些书(《尚书直解》、《四书直解》、《通鉴直解》)都署名张居正撰。
张居正是一个外儒内法的人物,而这些撰写讲章的都是当时正统的醇儒,他们都是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解释的。由于《通鉴》是讲历史,所以在某些地方也渗入了张居正的法家思想。
《通鉴直解》一书基本思想是贯彻儒家传统的人本主义和德治思想,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得民心者得天下。道德教化与法治相辅相成。选材着重叙述中国历史朝代的兴亡,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是什么原因。《直解》往往用很大篇幅叙述了一些昏庸腐朽的暴君,拒谏饰非、排斥忠良、宠信奸佞、视民命如草芥、一意孤行,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所以,《通鉴直解》一书可是说是《资治通鉴》的简要通俗读本。而且还增加了战国以前三皇五帝至夏商周,五代以后的宋和元。因为《资治通鉴》卷帙浩繁,没有一定的史学修养是不好读的。但对于这套《通鉴直解》,你完全不用担心满纸的文言文像天书一样把你整懵了——
担心看不懂
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陈生玺教授主持译解,不仅进行了系统的标点校勘,而且对重要人物、名物制度、生僻语词加以简明的注释,并撰写了精彩的评议,用现代意识关注原著,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丰富意蕴。
所以说,这套《通鉴直解》,凡是具有中等以上或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员,都可以读懂,尤其对于喜好历史或从政人员,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图书推荐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修订本)》
张居正 讲评
陈生玺等 译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是一代名相张居正为皇太子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系统讲解《资治通鉴》的精编讲义,调度浓缩了从上古到宋元数千年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处世经验的集大成之作。陈生玺教授主持整理,不仅系统地标点校勘,而且对重要人物、名物制度、生僻语词加以简明的注释,并撰写了精彩的评议,用现代意识关注原著,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丰富意蕴。